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网专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与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首页> 理论频道 > 正文

【光明网专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与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7-23 14: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姜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审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深入发掘、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宝贵精神财富适逢其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类树立起一座真理、道义和精神的丰碑。时至今天,仍然是人类思想和知识发展的最高峰。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思想史,还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历史进程,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世界。

  在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和向全球扩张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课题,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并得以迅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造与革命实践,大大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局部的思想运动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运动。

  在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俄国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传统世界格局,也使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由一国革命发展到多国革命,开创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崭新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世界上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走上民族解放道路,瓦解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又一成功范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削弱了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新中国的成立及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实践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不断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深入发展。一百年的历史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和自觉开拓者,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有力引领者和重大贡献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让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壮美的中国篇章。

  二、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闪耀着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指明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寻求自身解放的前进道路。在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今天,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历经170多年的历史沧桑,马克思主义依然熠熠生辉,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发挥着巨大的实践威力。我们可以说,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只要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还在不断发展,只要人类追求彻底解放的事业还在持续,马克思主义就依然继续发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21世纪仍然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纪,是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世纪!

  2008年资本主义危机爆发、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主导世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得力不从心。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社会主义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资本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当代、着眼长远,深入研究当代社会主义新特点、新趋势,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新特征,深入研究两种制度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内容、新方式,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研究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形势和规律性趋势。

  三、中国共产党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极大地推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在理论贡献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性与现实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科学理论。一方面,这一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新飞跃;另一方面,这一思想深入思考21世纪的时代问题和时代任务,以深远的时代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理论需要与实践需要,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在实践贡献方面,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引领旗帜,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制度贡献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振兴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赢得比资本主义的更广泛的制度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更加完善,其优越性和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以其独特的制度成果丰富了人类制度文明的宝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在对人类发展贡献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一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具有独特内涵和显著特征,又具有世界意义和示范作用,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同时,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课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为人类发展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