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时代青音】杭州亚运会: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首页> 理论频道> 焦点图推荐 > 正文

【时代青音】杭州亚运会: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3-09-27 10:04

  作者:王雪莉、白宫鼎(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正式开幕。“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是杭州亚运会筹备过程的核心标准,也成为了所有杭州亚运会参与者的最高准则。虽然本届亚运会刚刚开幕,但自申办成功以来,杭州和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5个协办城市通过秉持并践行“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已经为如何“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减少不必要投入,力行节俭节约;基于创新技术和智能数字技术,降低能耗,减少运维成本,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办赛和参赛体验;提早布局场地设施赛后利用方向,促进举办地基础设施和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打造举办地特色品牌和美誉度。此外,还与更多地区共享亚运红利,协作协同,持续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杭州亚运会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建的场馆都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例如,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游泳馆,智能导光系统通过屋顶的210根导光管,将室外自然光引入场内,每年可节约10万度电。杭州亚运会的65个场馆和相关设施,实现了100%绿色电能供应。这些绿电除了来自省内海上风电、光伏以外,大多来自中西部省份。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场馆屋顶屋面覆土面积约2.4万平方米,多种绿植让场馆的绿化率达到45%,既能固碳释氧,又让场馆内冬暖夏凉,而其雨水回收系统可将雨水经过一系列过滤,用作场馆中庭、水系及喷泉、灌溉用水,使用这样的系统,场馆每个月可节省35%(约1000吨)水能。这些绿色低碳应用,不仅大大节省了新建场馆的投资,更为赛后运维成本的降低奠定了基础,而来自中西部省份的绿电,还促进了资源的协同利用,使得中西部地区也能享受到亚运会的红利,扩大了大型赛事积极效应的影响范围。

  智能——杭州亚运会在智能应用与数字创新领域有众多全球首创。“智能亚运一站通”是杭州亚组委上线的亚运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这在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亦属首创。平台围绕“食、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需求,整合各类城市服务,为各国观众提供从购票、出行、观赛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小程序注册人数已经超过一亿。此外,杭州亚运会创新推出的全球首款数字火炬、开幕式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烟花、全球一亿数字火炬手携手点燃亚运圣火的盛况,以及亚运会开发的数字吉祥物等衍生商品,都是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创新尝试,这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观赛和参赛体验,更是城市服务一站式平台应用的极致场景,可以在赛后继续完善,更高效智能地服务市民和游客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而数字商品的出现,也使得相关产品和商品可以突破地域边界,突破供应链传统模式,进而获得更多更大范围新的经济效益。

  节俭——杭州亚运会在预算和资源利用方面力求节约。按照“能改不建”的原则,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除12个新建场馆外,其他均为改建或临建场馆,31个训练场馆也全部是改造场馆。赛事相关设施器材,也将“能借不租、能租不买”的原则贯穿始终,如承担击剑比赛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经相关单位评估后,其原有的5000多个座椅可保留继续使用。经过仔细拆卸、清洗后,这批座椅重新原位“上岗”;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是本届亚运会手球项目的比赛场馆,因赛事需求,场馆改造时原有的地板要拆除。为避免浪费,5天时间就可以拆除的地板,校方花了两周时间进行保护性拆除,随后捐赠给了有需要的山区学校。而这些场馆中,已经有51个场馆制定了下一步具体利用计划,比赛之后能利用的计划方案比例已经达到91%。从节俭这个办赛实践看,更是直接降低大赛的投资投入,提高了场馆赛后持续利用的成功率,这两个指标恰恰是影响大型综合性赛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文明——杭州亚运会将文明作为现代与传统交汇的共同点。从文明的治理和行为视角看,“硬件”方面,杭州亚运会比赛场馆按照无障碍标准建设:建设有“会说话”的无障碍卫生间,不仅能提供更贴心的服务,还能通过语音呼救等方式触发报警机制。“软件”方面,亚运会的文明参赛和观赛已成为杭州全体市民对于体育文明的最大共识和对体育精神的庄严尊重。而从文明的文化视角看,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用现代互联网特征符号来体现亚运会对于增进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激发作用,更体现了共向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愿景,而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和京杭大运河的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以及展示中国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的亚运火炬“薪火”,则将主办方的历史文化脉络与现代体育盛典有机结合,彰显出体育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价值。这样的大型综合性赛事不仅能够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能够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色和特点,有利于赛后吸引更多的人到主办地来兴业安家,旅游度假。

  不仅如此,杭州还按照“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规划,联动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等协办城市共同承办亚运会40个竞赛项目、61个分项的赛事。通过亚运场馆的建设和改造,进一步促进了全省不同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亚运场馆的建设以及赛后利用将对相关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不但将促进杭州相关产业发展,也会为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机会。而这种协办共享机制,也使大型综合性赛事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效应惠及更多地区,在最需要的地方进行投入,雪中送炭,让更多人受益,回报更优,而不是固守成熟区域,重复投入,那就肯定会面临投入回报边际递减的局面。

  杭州亚运会不只是一场体育盛会,以体育促和平,以体育促团结,“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为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不仅是中国建设体育强国路上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促进我国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不仅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的重要篇章,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杭州亚运会以体育为切入点,对推动中国与亚洲各国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区域合作、沟通与交流等发挥一系列关键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与深远的社会价值。

 

  相关链接

   【时代青音】陈先达、臧峰宇对谈:如何在时代语境中推进文化的实践转化

   【时代青音】韩庆祥:领悟理论的伟力

   【时代青音】唐任伍:正确把握理论深度与网络大众化传播的关系

   【时代青音】韩震:如何正确运用大历史观把握时代大势

   【时代青音】郑功成:质量、信心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时代青音】黄阳华:夯实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

   【时代青音】金民卿:新时代“两个结合”的原创性理论贡献

   【时代青音】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 

  【时代青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时代青音】巨大韧性、强劲动能与中国经济“含金量”

  【时代青音】在“两个结合”中深刻理解新的文化生命体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文化思想统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 共享亚太区域一体化大市场的发展机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