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城市更新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郑石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郑石明指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高水平安全的基础和目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财富积累越丰富,越有能力将资源投入国防建设、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从而提升整个社会安全系数,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另一方面,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发展的质量越高,面临的安全挑战就越大,就越需要高水平的安全作保障。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只有牢牢守住发展的安全底线,才能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摘编自《人民日报》
【刘志彪: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院长、教授刘志彪指出,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减少过去粗放发展造成的低端过剩产能,为世界经济新一轮复苏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将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形成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增加国内市场对全球商品、服务、资本与人员的需求,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与包容性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中国将步入全球价值链、全球创新链中高端,与世界各经济体的关系也会逐步转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的布局,与发达国家分享创新链优势,由此增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寻求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同时,中国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促进全球生态环境改善,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总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
【罗雨泽:把握机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认为,当前,我国开放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面临诸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但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把握战略机遇、赢得发展主动,必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挖掘中西部地区开放潜力,不断增强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二是积极有序推进服务业开放,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支持外资企业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业态,持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三是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汇聚更多发展伙伴、构建更广泛的朋友圈,开创国际合作新局面。四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顺应世界经济、技术、产业、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时代大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合作。五是建立适应高水平开放要求的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法治建设,实现发展与安全的有机统一。
摘编自《经济日报》
【陆铭、彭冲:协同城市更新与消费升级,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南京审计大学联合研究院校聘教授彭冲认为,协同城市更新与消费升级,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具体而言,一是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充分认识人口密度对消费活力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都市圈核心区人口密度的“龙头”优势,推动实现职住平衡、住游平衡,增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包容性,对低密度新城新区加密发展,对人口流出地的新城新区则实施减量规划。二是构建“八爪鱼式”都市圈空间形态,构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通勤圈和游憩圈,带动都市圈范围内中心城区和外围间分工互补,强化消费一体化发展。三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与重要设备更新换代,提升城市经济与人口综合承载力,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四是融合线上赋能与线下空间体验,增加具有体验感和互动性的空间供给,构建“空间、时间、城市、场景”全新四维关系,激发消费城市的内在活力。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