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吴璇(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张颖(北京联合大学人事处处长)
网络微短剧具有耗时短、娱乐性强的特点,在文化“走出去”语境下,创新创编网络微短剧能够有效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近年来,伴随着网络微短剧的高速发展,它也从过去相对混乱无序的粗放型生产演变为注重聚焦社会发展和时代话语的创制轨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微短剧管理新规定6月1日起正式实施生效,微短剧管理新规定设立了清晰的机制和标准,不仅能够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还能在源头上确保内容生产的质量,避免低俗、有害内容的传播,极大地推动微短剧行业向高质量方向迈进。
“小切口”展示“大情怀”
2001年开始,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开始部署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在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后,越来越多影视作品成功“出海”,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文化样本。近年来,吸收了多种不同媒介形态的网络微短剧借助数字技术、3D技术、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使其自身媒介形态更为多元,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一方面,诸多优秀作品善于从不同向度和维度书写普通人的日常,显现出对平凡生活与真实情感的关照,容易激发观众在生活和情感层面的共鸣。如2023年代表性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二十九》《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东栏雪》《无双》《全资进组》《风月变》《招惹》《锁爱三生》《盲心千金》,题材类型包括现代奇幻、都市女性、青春校园、古装爱情、悬疑爱情等,作品通过对一些社会共识性话题(如婚姻、家庭、教育等)的开掘,更易生成无国界的、可作用于现实的启示与鼓舞,其中积极向善的价值观内核也更易达成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文化实力的综合提升,海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度也在增加。网络微短剧以时长短小、内容紧凑、制作成本低等优势在中国影视制作行业中脱颖而出,呈现规模化、多元化与规范化趋势。其主题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扎根现实的叙事风格映射出我国特有的时代变迁、社会风貌及人民精神,它的“走出去”有利于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具象、立体、相对全面的中国形象。
“小链条”培育“大生态”
近年来,网络微短剧正在逐渐成长为网络视听市场海外传播不可忽视的力量。
目前主流的网络微短剧市场以MCN公司(多频道网络公司)和传统影视公司为主体,以流量播放分成和品牌植入广告等形式实现盈利,凸显“内容市场”的特质。行业围绕“收益”“流量”“监管”三个方面,按照普通民众的实际需求和日常喜好努力构建“有特色”“接地气”“有效果”的生产链条。如蕴含强者归来、个人成长、重生复仇等元素的网络微短剧关照到了民众的个体精神诉求。
网络微短剧主要采用了“To C”营销模式,通过“投流”,直接面向观众。其创作、生产与传播过程中,难免存在情节套路化、同质化严重,流量逻辑带来的“灵韵”受损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本应鲜活的人物形象变得概念化和虚假化。
为了推动网络微短剧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健康行业生态,不仅需要关注海外受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还需要规范网络微短剧的内容审核,实现对中华文化由“形”到“实”的讲述。
网络微短剧的内容生态建设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工作,从政府、平台到行业,需要多方主体协同发力。
从政府层面来看,微短剧管理新规要求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平台主体责任,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此外,新规还强调未经审核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切实规范网络微短剧市场,并开展“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推动网络微短剧的专业化、精品化发展。
从平台建设来看,需要不断推动商业模式的迭代更新,切实履行主体职责,完善平台推送算法逻辑,使宣传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内容得以最大限度“曝光”。
从行业发展来看,需要营造守正创新之风,推动网络微短剧的产业升级,深入挖掘贴合主流价值观的题材及内容,推动文化“双创”,使网络微短剧成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并实现其“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价值。
“小载体”彰显“大导向”
网络微短剧以短小精悍取胜,时长的限制并不意味着表达的浅薄。故事中的“破题”“纠葛”和“结局”等情节高潮,被压缩到短短几分钟之中进行集中展现。镜头语言中对近景和特写镜头的运用,使微短剧在开篇就以戏剧化的矛盾冲突抓住观众的注意,感受故事带来的独特审美。当下的网络微短剧创作已经逐渐进入“短、平、准”的发展轨道,在行业“红海”中“修炼内功”,开拓“蓝海”,注重“微”而精,“短”而美,积极迎合民众期待和市场需求,延续“见微知著”“以短博长”的创作方式,通过网络微短剧的海外传播进一步向世界展示完整、生动、真实的中国形象,为海外观众提供一种了解中国的视野和途径,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建中国形象发挥出应有作用。
如2023年的现象级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将海外文物的“归家之路”以微短剧的形式加以生动演绎,引发了民众强烈的共情反应。在“讲述者”的选择上,打破传统固有的叙事模式,将文物“拟人化”,以文物的漂泊经历为中心进行讲述,赋予文物生命和情感。在故事呈现中,以每集不超过10分钟的体量,将一系列海外文物的现实困境“具象化”为视听语言,在那一声声对海外文物饱含痛惜的呼唤中,故事的共情效果达到顶峰。这种情境化的故事讲述方式使观众获得更加多维的情感体验。
网络微短剧在给观众带来视听愉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比如,《逃出大英博物馆》进一步唤醒了民众对海外文物的关注与讨论;《我是名角儿》综合展现了老北京胡同文化、北京特色美食与京剧艺术的融合魅力,反映了京剧艺术的时代传承;《飞扬的青春》聚焦“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主题,生动刻画大学生返乡创业群像,定义出另一种“诗和远方”。我们可以看到,在经历了“野蛮生长”的驳杂后,网络微短剧作为一种网生代全新视听形式,契合了新时代受众的话语特性及主流价值诉求,运用“技术+艺术+思想”的艺术创作思维,将浅层次的互动传播与深层次的整合传承相结合,发挥全媒体平台优势,在新时期“短剑犀利,短歌悠扬”的认同形塑和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小体量”塑造“大形象”
网络微短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天然优越性,不仅表现在容易发现不同文化的共同性与契合点,有效降低传播壁垒与文化折扣,同时也积极回应着世界关切,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议题的探讨,扩展了与海外观众交流互动的意义空间,也在潜移默化中形象阐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方案。
通过政府引导、平台把关和行业转向,加强网络微短剧内容生产中的“情感共鸣”与“文化感召”,借助微短剧的“形式”,对“内容”精雕细琢,力求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引导观众了解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基因;在创作、生产及传播中,着意挖掘其最具典型意义的文化元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在叙事方式和影像表达上寻求突破,完成主题表达的升华,使网络微短剧在审美观照和文化想象上具有时代气息,让观众更易接受和理解。
网络微短剧深入生活,捕捉人们日常行为中的精彩瞬间,以“小体量”呈现“大形象”。比如,微短剧迎合当下年轻观众收视“爽点”,以“整顿职场”的思维引导观众代入,传递出一种隐藏于真实生命体验之中的价值判断。网络微短剧中对保姆、保安、工人等普通人形象的关注与塑造,也反映了当代多层次社会的文化心理,展现出大众文化、消费主义与精神成长等时代话语在视听语言上的投射,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走出去”的网络微短剧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媒介,传递着特定的思想文化主张、价值观和民族观,同时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微短剧需要把握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特点,从日常生活、文化品格、精神价值等方面切入,在“出海”热潮中,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为中华文明提供自我阐释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