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孙若风(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近年来,旅游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被明确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文旅产业得江山之助,亦助江山之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文旅产业将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发展文旅产业有助于提升全民素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文化和旅游工作的责任。今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体现为对有品质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文旅产业是满足全社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有效途径,而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文化需求的逐步增强,又为文旅产业发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础。当下的文旅产业发展,呈现出全域性、全程性、全民性的趋势。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以及研学旅游、军事主题旅游风生水起,特别是大众娱乐、大众旅游与大众体育、大众康养同频共振。“主客共享”作为文旅产业的新模式,是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造的新途径。中国式现代化将推动文旅产业进一步社会化、大众化、生活化,文旅产业也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中华文明的“时代之旅”。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文旅产业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下,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如同雨后春笋。各地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注重保护和展示当地历史肌理和特色文化,提高居民参与文化创造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可居、可业、可游的良好环境。区域协调发展,是全国文旅产业布局的基本战略,也是重要的驱动力。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的统筹,是下好全国一盘棋的关键。文化振兴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保护乡村特色,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任务之一。目前,文旅产业融入千工百业,文旅消费进入千家万户,文旅项目覆盖千千万万城区乡村。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现代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旅产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文旅产业兼具文化属性与经济属性,文旅产品是物质性与精神性、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结合体,能够发挥育民、乐民、富民的综合作用。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大众视野,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内化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并且转化为文旅消费的持续动力,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既叫好又叫座的产品。淄博烧烤、榕江“村超”、哈尔滨冰雪经济、天水麻辣烫等相继成为旅游“爆款”,参与服务的很多市民、村民并不是旅游从业者,但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城市形象的呵护,全城一心,接住潮水般涌来的游客,并且用最贴心的服务让游客满意,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的情怀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国还有很多的地方在旅游上“闷声发大财”,立足当地特色文化,并通过文创体现这些资源的价值,加深了市民、村民对在地文化的认识和对乡土的热爱,显示出文旅产业促进政通人和的潜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旅产业以生态为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的新屏障。文旅产业能耗低,污染小、带动就业创业的能力强,是典型的朝阳产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更密切了消费者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是乡村文旅产业的魅力所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离开了青山绿水,乡土文化就失去了依托。乡村文旅产业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身就是文旅项目的“看点”。近年来,很多地方的旅游,促进了生态的修复,也增加了旅游的“本钱”,从业者和管理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做旅游项目,要注意节约用电、用水、用地,开展绿色、低碳消费,倡导文明、科学、绿色、健康的旅游行为。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文旅产业更是处处追求以“和”为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中国看待多种文化的基本态度。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既认同国外优秀文化又对自身的文化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文旅产业通过进一步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往来,形成互鉴、开放,和谐、包容的格局,能够加深国家间的交流沟通、包容理解,从而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我国文化和旅游“朋友圈”“伙伴群”越扩越大,中国丰富的文旅资源吸引着大量外国游客前来打卡,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走出国门。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10余年来,促进了经济往来,也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贸易,扩大了旅游往来规模。
文旅产业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中得到新的发展。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定位,突出优势。
一是立足特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又一次思想解放,意义重大、作用深远,也是文旅产业发展一系列机遇中最重大的机遇。文旅产业是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途径之一。文旅产业崛起,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在时代节点上同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我国文旅产业特色内容,也让文旅产业找到了对接历史、对接当代消费者的纽带,找到了融合中国审美规律的发展路径,找到了中国文旅市场的密码。各地丰富多彩的在地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将各地特色文化有效对接当代文化、流行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是屡试不爽的法宝。设计者、生产者最能找到创作的灵感,提供的产品最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预期。行走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是中国文旅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是加强创意。创意是创新创造在文旅产业中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加快融合,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体育业、康养业、特色农业等众多产业相互赋能,丰富了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了附加值,有效刺激了消费。在当前的文旅项目中,故事、情感、想象等审美作用更加突出,消费者有更强的参与、互动、体验需要,情怀、情结、共情成为基本要求,创意的作用更加突出。创意制胜,体现在产品内容上,也体现在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中。
三是科技提升。文化与科技从来密不可分,文化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历史上很多科技就产生在文化摇篮里,或是产生在其他领域,但很快应用于文化领域,在这里得到孵化进而反哺其他领域。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文旅产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演练平台和社会窗口,特别是数字技术,已经重塑文旅产业各个领域、层面、环节。高新的技术既赋能文旅产业的生产者、经营者,也同时赋能消费者,比如,智慧文旅需要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都有相应的数字能力。我们正处在一个融合的时代,数字化与艺术化是最具融合力的门类,二者相向而行,又共同面向其他产业开展融合,形成类似于“跨界联名款”的融合效应,让日常的生产、生活更有乐趣。
四是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把握消费需求,是文旅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具体文旅项目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市场认可”不仅成为企业的标尺,而且成为社会认同的基准,近年来一些地方成为旅游“现象级城市”,广大市民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游客是用自掏腰包的方式认同自己的家乡。一个个跨城市、跨区域的互动旅游圈相继形成,政府统筹固然重要,但根本上还是要靠市场驱动。哈尔滨旅游红火,促成了东北、内蒙古等地冰雪经济的联动。京津冀正在打造1亿人“说走就走”的旅游圈,靠的是市场凝聚力和辐射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旅游行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分别兴起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2018年,文化和旅游实现融合,扩大了文旅产业的规模,改善了文旅产业的结构,增强了文旅产业的实力。文旅融合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已经带动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了文旅产业的发展瓶颈。除了产业融合,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干的博物院、博物馆,还有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非遗中心等,也积极探索介入文旅产业服务。旅游也在扩大公共服务范围,越来越多的国有景区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与此同时,教育、卫生、体育、环保、住建、工业、农业以及金融等相关部门也在加强对文旅产业的支持,特别是在公共服务方面联动更加频繁。面向未来,应找准历史方位,扛起时代责任,以“第二个结合”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坚持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同频共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