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锁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我们最终必将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总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这场大考中充分体现,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诸如预防预警、先期处置、应急能力等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特别是在预防预警这一治理环节存在警惕性不够、前瞻性不强、初期“误判”等问题,教训极为深刻。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深刻认识和把握预防预警在治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视和加强预防预警,是从治理视角反思疫情防控得到的深刻教训。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这样的疫情,应对成效如何,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重大检验和考验。从媒体报道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疫情风险的警戒心不够强,对疫情风险的危害评估不够充分,对疫情发展趋势的前瞻预判不足,向公众报告不及时,先期处置不够果断,这些都反映出应急治理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鉴于这次新冠肺炎是具有重大传染性的疫情,越能够早预警早决定,采取有力有效管控措施,就越可以降低对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应该说,这场疫情考出了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短板和教训,也考出了今后风险治理发力的方向,要增强风险意识,未雨绸缪,提高疫情警觉和防护意识,把风险治理摆在突出位置,提高疫情风险治理能力,充分发挥预防预测预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有作用。
重视和加强预防预警,是前移防控关口和加强治理主动性的迫切要求。所谓风险,一般是指无法预测和无法确定的危险隐患,一般具有突发性、扩散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如果对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未知风险不敏感不警觉,那么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就可能仓促应战,乱了阵脚。这场疫情风险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新型的社会风险,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一些难以预见的突发风险时,千万不可草率大意,而必须予以警觉和重视,防患于未然,前移治理关口,努力做好预防预警工作,只有把风险防控的重点放在防上,加大预防预警力度,才能提高风险治理工作的预见性,也才能有效避免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风险事件重演。
重视和加强预防预警,是在风险治理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组织,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应急管理中强调预防预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现的恰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的也正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实上,只有补齐预防预警短板,织密织牢安全防线,才能在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有备无患,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也才能确保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从而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视和加强预防预警,也是维护改革发展成果和国家总体安全的有力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这一发展成就来之不易,是全党全国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因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呵护。在当今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有的可以预见,有的难以预见。在这样的情势下,为了更好地维护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特别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深谙“风起于青萍之末”,保持一定的政治警觉和应战状态,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看问题,认真做好抵御各种风险尤其是重大突发风险的精神准备,同时扎实提高应对政治、经济、科技、生物生态等方面风险的预防预警能力,重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从整体上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水平,特别是应对风险的预防预警能力,这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完善。针对这场疫情防控反映出来的预防预警问题,“战疫”之后治理发力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将是加强预防预警。对此,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也决不可抱“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侥幸心理。就国家层面而言,应对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疫情事件,常规的应激治理模式显得被动应付,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如建设统一、开放、高效、扁平化的应急治理信息共享平台或信息直通车,压缩信息传递层次,减少中间环节,以利于快速应对,及时掌握风险演变动态,及时向公众提醒疫情风险;又如优化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预防、预警、决策、指挥、执行、反馈等于一体的应急治理权责体系,统筹协调应急管理中的相关事项和重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效率,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水平。
这其中,作为我国疫情防控方面的主力军,疫情防控相关专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更应该在“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上下功夫。
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清醒认识到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预防预警能力对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我们必须意识到,“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即使是在形势较好、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时刻警钟长鸣。这是强化责任担当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事前预防预测预警工作,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的必要前提。
二是根据岗位职责规定,必须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增强对疫情风险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提高预防预警水平,在疫情初期就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积极应对,下好防风险化危机的先手棋,同时加强舆情跟踪研判,避免疫情信息公开不及时或“误判”而引发严重的社会情绪危机,以致影响公众对疫情的理性判断,着力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关键支撑。
三是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因而要加大对重大风险疫情的跟踪研究,加强潜在疫情预防的研究工作,做好相关调查研究,掌握一些苗头性问题,善于见微知著,敏锐感知风险,及时预警风险,提升应对和治理水平,减少疫情风险“误判”,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为各级地方政府有力有效防控风险赢得先机。
四是针对一些已经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要做好事后的评估、调查和总结工作,在反思中提高治理能力。这是风险之后相关防控专业部门的一道必答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精准研判风险,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制定应急预案,进行适当模拟演练,熟悉和掌握必要的风险应对和危机治理的程序规则和能力要求,练就过硬招数,强化快速反应,为科学治理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相关阅读
【战“疫”说理】从“抗疫”实践看社会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