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冷眼看美国】“民主峰会”表明美国际话语权正走向穷途末路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冷眼看美国】“民主峰会”表明美国际话语权正走向穷途末路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12-13 14: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马汉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2月9日至10日,声称有来自110个国家的“政府、公民社会和商界的领导人”将一起出席由拜登总统主持的线上“民主峰会”。拜登政府将此次峰会视为美重拾战略自信、吹响民主集结号的重要标志,是美国领导力和影响力的再一次“高光时刻”。按照拜登政府的思路,此次峰会是美国因连续危机导致国际声誉受损的一次战略止损,将对世界各国民主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美国将所谓的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倒退”列为全球各种问题的“病灶”,是号错了脉。“民主峰会”折射出美西方话语权正越来越无能为力。

  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倒退是个伪命题。拜登政府援引自由之家等多家报告认为,全球自由民主正在倒退。显然,这是一种战略误判。一是民主作为上层建筑,其发展演变并不完全是自主和自在的。所谓民主衰退,真实的图景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毫无节制地剥削掠夺底层人民,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美国出现的国会暴乱等危机,并不是其民主制度忽然在一夜之间变得糟糕,而是其背后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等导致的。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贫富分化竟然名列前茅,这是人类制度文明的耻辱。二是所谓的民主倒退背后其实是西式民主的低效、无能。一段时间以来,美西方自信地认为,西方制度已经成为人类制度文明的天花板。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表明,西式民主“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的真实情况,已经走向了民主的对立面。因此,不是民主本身倒退了,而是西式民主自身越来越无法解决时代诉求。

  美国自身糟糕的民主状况使其陷入话语困境。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几乎没有人认为,美国民主——至少在目前的状态下——可以充当其他国家的良好榜样。据悉,此次“民主峰会”聚焦反对所谓“威权”主义、腐败和保护人权。这“二反一保护”矛头直指美国。

  反威权?总统在美国政治体制中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是真正的“帝王总统”。“9.11”发生后,美国总统滥用手中的权力,相继出兵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造成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这才是最大的独裁和霸道。2003年,美国以所谓伊拉克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战争导致的平民死亡人数有20万至25万人,其中美军直接致死的超过16000人,并造成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反贪腐?金钱政治堂而皇之地贯穿在美国选举、立法、施政的所有环节,政治极化导致政党分赃愈演愈烈,这些才是腐蚀民主政体最大的腐败。正如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马修·史蒂芬森所指出的,美国在廉政方面绝不是世界领袖,游说、政治献金等做法在其他国家被认为是腐败,但在美国不仅被允许,还受宪法法律保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腐败在美国堂而皇之的金钱政治、分赃政治面前真是小巫见大巫。保护人权?美国国内黑人、亚裔等少数族裔长期以来受到的种族歧视和压迫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运动。疫情发生以来,黑人等少数族裔死亡率远远超过白人群体。美国应该开一个“美国民主反省会”更合适。事实上,美国能召开此次峰会,不是美国民主有多诱人,也不是美国自身关于民主的辞藻有多美妙,根本上是美国滥用其霸权淫威,裹挟世界的一次政治作秀罢了!等峰会散去,美国或许会明白,任性地挥霍“霸权资产”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民主峰会”遮蔽了世界政治五彩缤纷的实践。美国以自己的标准,将世界分类为“民主”和“不民主”集团,大搞对立、分裂,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十字军远征”,使世界笼罩在冷战阴云中。

  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拥有十四亿人口的中国被排除在“民主峰会”外,这是多大的讽刺?!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这样的民主实践被排除“民主峰会”之外,何其狭隘和自负!如果真如拜登政府所说,召开“民主峰会”并不是宣扬美国民主是完美的,而是要民主国家相互学习、自我完善。那为何不给其他80多个国家表达自己民主和制度实践的机会?“民主峰会”以民主的名义召开,却干着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完全背离的事。

  在世界面临如此众多迫在眉睫的危机的背景下,美国还坚持搞分裂,坚持挥霍自己的“霸权资产”,坚持用一套自欺欺人的话语来应对危机,这就是美国自身的堕落。也许,“民主峰会”已经敲响了美国话语权急剧下降的钟声。

  相关阅读:

  西方国家不是“人权判官”

  新冠病毒“实验室泄露论”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操弄

  花钱就能拯救美国,这事儿靠谱么?

  美国在阿富汗的20年:挥一挥衣袖,留下了一地鸡毛

  “非市场经济地位”只是美国打压中国的幌子

  西方现代化为什么不如中国式现代化

  民主峰会:美国失道寡助的政治秀场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