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理论自信何以更加坚定
首页> 理论频道> 党建政治 > 正文

理论自信何以更加坚定

来源:人民日报2022-09-27 09:32

  作者:任理轩

  思想就是力量。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秉持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理论自信更加坚定。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这是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根本依据。

  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然而到近代却陷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危急境地。为了救亡图存,各种政治势力纷纷登场,但都没有获得成功。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探索新的道路来改变命运。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我们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我们党创立邓小平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引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攻克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毛泽东同志讲过:“我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为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把全党9600多万名党员、49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确保步调一致向前进,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必须进一步坚定理论自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理论指引。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夙愿不懈奋斗。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砥砺奋进,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写出壮丽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创造性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阐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提供了正确理论指引,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理论支撑。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但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各异,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依附性陷阱等各种陷阱而难以自拔。即使在西方,那种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伴生的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生态恶化、对外扩张掠夺等种种弊病,也让人触目惊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擘画了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蓝图。以这一重要思想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方向更加明确、战略目标更加完善、战略步骤更加科学、战略路径更加清晰、战略规划更加完备。

  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科学理论指南。许多外国学者政要感慨,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是世界上其他政党所无法比拟的。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给出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指引我们开辟管党治党、兴党强党新境界。

  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提供全新理论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面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洞悉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意义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等。这一系列重大理念和主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刻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联的客观规律,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时代课题,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凝聚了共识与合力,具有重大世界意义。

  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

  实践是理论之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10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书写了“马克思主义行”的新时代篇章。

  科学引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新时代10年,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旗帜,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指引我们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旗帜,大力弘扬伟大斗争精神,指引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面对国际上形形色色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我们坚决斗争,采取有效举措应对和反制,坚决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国家利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我们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中国人民更加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科学引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新境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着力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决反对“四风”,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我们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科学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我们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沿着“五个必由之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辉煌篇章。

  科学引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激发党和国家事业新的生机、广大人民群众新的活力,指引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以更加坚定的理论自信奋进新征程

  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时代需要而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极为严峻。我们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更加坚定的理论自信奋进新征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聚奋进力量。坚定的理论自信,建立在深刻的理论认知基础上。以更加坚定的理论自信奋进新征程,首要的是学懂弄通、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入脑入心、融会贯通。深刻认识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思想和工作实际,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会其中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精神风范,自觉用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坚定的理论自信,最终要体现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上。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新时代新征程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认清前进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认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更加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解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以问题解决推动事业发展,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把科学理论切实转化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

  坚持守正创新,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理论创新没有止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取得新成果。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我们的理论自信历久而弥坚。(任理轩)

[ 责编:徐倩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