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坚持问题导向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坚持问题导向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3-08-07 09:23

  编者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之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专题视频。通过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理论解读视频,6位党校青年教师以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生动鲜活的话语表达,深刻领悟和阐释“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为广大青年营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浓厚氛围。

  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双套,解读“坚持问题导向”。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坚持问题导向

  【文字实录】

  大家好,我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双套。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所以我们要倾听一个时代的声音,就要找寻这个时代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问题导向。那么,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呢?

  首先,问题导向就是要直面问题。贫困曾经是困扰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问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我们曾经出现过多次盛世,比如说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即使在这些盛世,我们也没有解决绝对贫困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时光拉回到1978年,在我们的印象当中,1978年时,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地方在哪?大家可能会说是非洲,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实际上,1978年的时候,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均GDP是490美元,而当时中国的人均GDP是156美元。我们的人均GDP 只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的三分之一,所以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到2012年,按照现行标准,我们仍然有9899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中国共产党立下了军令状,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这将近一亿人没有摆脱绝对贫困,我们何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十年来,我们全党上下齐心协力,直面贫困问题,解决了这个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伟大贡献,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贡献。可以说,直面问题是问题导向的第一个要诀。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坚持问题导向

  其次,问题导向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曾经是困扰我国发展的难题。

  我的老家是浙江安吉,这是浙江北部的一个小县城。20年前,安吉在浙江省内的知名度都不是很高。

  2003年,我在浙江省内上大学时,第一次同学见面,大家相互自我介绍,有人讲自己的老家是义乌,有人讲自己的老家是海宁,轮到我的时候,我讲我是安吉的,很多同学不知道安吉在哪。如今我生活在北京,当别人问我是哪儿的时候,我说我是安吉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安吉这个地方。二十年以来,安吉的知名度今非昔比。安吉知名度的提升与总书记紧密相关。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安吉县调研,在安吉他讲了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吉也成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实际上,这次调研的主题不是环保,也不是生态,而是法治浙江建设。在听到村干部向他介绍了关停破坏生态的矿山转而发展生态经济的时候,他即兴地讲了一段话,其中就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话是即兴讲的,但是思考是长期的、深入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不是对立的?

  欧美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基本上都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曾经走过了一段以破坏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的路子。在深入分析、长期思考的基础之上,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后来,他又相继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科学论断。

  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绿水青山保护得更好了,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了,这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指引的结果。

  所以,在直面问题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这是问题导向的第二个要诀。再次,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持之以恒地解决问题。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坚持问题导向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中国的古诗词中,赞美西湖的诗句很多。在西湖边,有一座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这座历史馆把千年的西湖美景、百年的历史建筑和杭州的地方党史融合在一起,游人络绎不绝。但在十八大以前,这里是一家高档私人会所,装修奢华、价格昂贵,普通人望而却步。2013年,浙江省启动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专项行动,摸排出杭州西湖边上的三十多家会所,现在这三十多家会所全部都实现了转型。小切口见证大变局,浙江省启动“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专项方案就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突破口。

  办法就在问题里,思路就在困难处。问题导向就是要找准病根,开对药方。2012年11月1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第二天上午,十八届一中全会召开,一中全会闭幕以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这是总书记履新以后,第一次会见中外记者,他在会见中外记者的时候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20天以后,12月4日,旨在规范中央政治局委员行为的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全面从严治党以此开局破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整治“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浪费”,清理“吃空饷”“小金库”,“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

  2022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把自我革命作为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因此,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要像钉钉子一样,持之以恒地解决问题,这是问题导向的第三个要诀。

  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面对问题,“迎难而上”;善于分析问题,“有的放矢”;持之以恒地解决问题,“咬定青山不放松”,推动我们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出品人: 林振义 杨谷

  总策划: 孙晓莉 陈建栋

  总监制: 黄伟 吴丛丛

  策划: 朱培蕾 蒋正翔 施墨

  监制:张晞 李澍

  统筹:秦真英 韩丹 桑熙 陈航 马建祖

  编辑:徐倩阳

  编导:路天悦 梁爽 常世林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光明网联合出品

 

  相关阅读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坚持人民至上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坚持自信自立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七季】坚持守正创新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