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准确理解和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要义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准确理解和把握“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要义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0-12-09 17:1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作者:中央党校科社部副教授 冉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着眼于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清晰地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一是要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战略机遇期的新特征。我们党的历次决策规划,都非常重视对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判断。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八年来,我们紧紧地抓住机遇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作出新的重要判断,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仔细分析其中的特点之一就是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从国际来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甚至进入加速演变期,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明显提高。截至2019年末,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各方面任务艰巨而繁重,这其中有许多以往没有遇到过的新机遇、新挑战。

  二是要深刻理解此次会议及《建议》的核心要义,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就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发展阶段需要从我国近代以来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100多年历史当中来加以理解和领会,实现现代化是各国都在追求的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即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抉择。

  三是要清楚认识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建议》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绘,包涵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众多元素。《建议》提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于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对比原来设想的三步走战略提前15年。《建议》也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建议》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其中“坚持系统观念”的表述,是首次出现。这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布局新方略,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四是要始终明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形势越是复杂严峻,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做到令行禁止。要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的保证。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的底气,是党和国家最深厚的根基。要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弘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真抓实干,解民忧、疏民怨、暖民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总之,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而继续奋斗!

  相关阅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全面把握“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重大意义和亮点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趋势,高质量完成地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民生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重在释放内需潜力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破题“十四五”,以国内大市场促进大循环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人民调解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五年规划:“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农民主体权益,夯实粮食安全之基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前提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全面认识五年规划和远景目标的演变和内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实施“四个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两种作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