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中央网信办与光明日报社共同组织“实践新论”网上理论传播专栏,陆续在光明网推出系列理论稿件和新媒体作品,解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敬请关注。
自1986年中国开始大规模、有组织的扶贫开发以来,产业扶贫始终是其重点内容。国家层面的一系列顶层设计、规划部署和政策创新,是推进产业扶贫的重要力量。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开启了“产业精准扶贫”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特色产业加快培育,产销对接不断深化,带贫主体能力持续提升,带贫模式不断创新,旅游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光伏扶贫等成为产业扶贫的亮点。在产业精准扶贫“四梁八柱”制度的支撑下,我国产业扶贫扎实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系统剖析和总结产业扶贫的减贫逻辑和有益经验,对开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工作颇具意义。相关研究指出,产业扶贫的减贫逻辑在于:在尊重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政府适度干预和弥补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重配要素资源,赋予贫困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加速贫困人口再生产能力的恢复与长期稳定增收渠道的形成。政府扶持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能够影响带动主体的盈利性预期和贫困户的收益预期,影响产业扶贫中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进而有利于扶贫产业在效益性与益贫性的统一框架内形成良性循环。
支持扶贫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保证带动主体获得可接受的稳定收益,同时确保贫困个体的精准受益并培养其增收稳收内生能力,是取得减贫绩效的内在驱力,也是中国产业扶贫的主要经验。
在带贫益贫对象上,坚持精准施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识别致贫原因并开展分类帮扶,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第一步。精准到户、因户施策则是产业扶贫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精准到具体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就要针对不同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产业基础及文化、技能、年龄、性别差异等,因户因人实施产业帮扶策略。产业扶贫的精准施策需做到“四精准”。一是特色产业选择精准,重点支持贫困村根据资源禀赋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同时依据市场条件和需求选择产业规模和质量。二是经营方式精准,这是以产业发展激发生产经营活力、确保贫困户受益的关键,事关生产力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调整。三是支持方式精准,注重从产业项目、支撑体系、融资方式三方面来把握和推进,确保支持到点。四是贫困人口受益精准,做到扶贫对象聚力到户、增收时效有序到户、扶贫资金挂钩到户、考评验收明确到户。
在扶贫产业选择上,坚持找准定位、突出优势特色。产业扶贫实现路径具有多样性,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产业覆盖面以及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等,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
扶贫产业选择可从四个方面把握。一要符合市场规律。产业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要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政府发挥作用的核心在于: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强对贫困户的信息服务、技术指导、教育培训、资金扶持等,帮助农户了解并适应市场规律;促进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对接,让贫困人口从产业发展中受益。二要注意小区域与邻近区域间的精准协调,制定有效精准的扶贫产业规划。同时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提前将预生产的产品对接到需要它的市场中去,精准化减少未知的市场风险,促进产业生产与销售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三要坚持绿色导向。要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促进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和保护,因地制宜地推进绿色减贫,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要强化科技支撑,普及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加大贫困农户技术培训力度和专业农技人员培养,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注重“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的结合,实现各种产业产品线上线下互动销售。
在带贫益贫机制上,坚持培育主体、强化引领带动。不断完善带贫益贫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产业扶贫益贫性的关键。这既需要打造一个好龙头,也要创新一个好机制。
一方面,要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组建农机作业、农资供应、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动物防疫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向贫困户提供便利高效的农业服务。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开拓市场,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充分培育并调动各类主体发展产业扶贫项目。积极支持贫困地区的各类乡村本土能人、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优秀大中专毕业生,自主组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扶贫产业创业创新,示范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另一方面,要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方式,推动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推广托底收购、保底收益等分红模式,以租金、薪金、股金等形式保障贫困户合理收益。发挥政府扶持资金导向作用,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优先支持增值收益分配向贫困户倾斜、带贫效果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增收稳收能力上,坚持农民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培育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脱贫能力,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只有更广泛调动包括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等在扶贫项目设计、实施及管理、分配等各关键环节的参与,才能激发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并通过产业扶贫项目为贫困地区开发出真正有利于当地长期发展的契机。对于贫困户来说,产业扶贫能够提升贫困户的收入、能力、市场竞争意识并最终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产业扶贫的实施能够增强贫困人口的自组织能力,提升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产业扶贫的发展给农民的组织化建设提供了条件和机会,组织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反过来又有利于当地产业的发展,两者的协调发展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扶贫产业的发展和减贫效果的提升,未来的扶贫产业应在效益性与益贫性之间、多元参与主体之间、贫困个体和贫困区域之间的“共赢式”体系中寻求更深入的发展,赢得扶贫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户收入的跃进提高。
(作者: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 刘红岩)
(动图:耿楠楠)
相关阅读:
【实践新论】科学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实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根本性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