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凝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力量,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光明网开设“实践新论·非凡十年”网上理论传播专栏,持续推出系列理论解读文章和新媒体产品,充分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系统总结十年来“中国之治”的伟大成就,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
作者:岳昌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贸易、教育、科技、政治、军事、外交等诸方面的竞争格外加剧。一国竞争力的基础在于教育和经济,因此,有人说21世纪是新“double-E”(即Education与Economy)的时代。我国党和政府长期高度重视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迅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并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教育和经济更是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非凡成就,举世瞩目。可以说,这十年,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关系协调、共同发展,共同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双超越”。
教育与经济比翼双飞、不断突破
这十年,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均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就。这些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保持在30%左右,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19年就首次超过1万美元;与此同时,我们已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19年就首次超过50%,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
这十年,我国教育和经济的发展进入贡献凸显期。这十年(2012-202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人均国民收入总值(GNP)总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等都占改革开放四十四年(1978-2021年)总成就的一半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GDP总量总计为1446万亿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这十年的合计为852万亿元,占比为58.9%。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钱包”鼓了,衣食住行更加富足便利。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来看,1978年以来四十四年的总计为107.8万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这十年的合计为60.9万元,占比为56.5%。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显著增加,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大幅度地提高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1978-2021年的四十四年里,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量总计达到15366万人,其中这十年的合计为8033万人,占比为52.3%;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总计达到1313万人,其中这十年的合计为800万人,占比为60.9%。
这十年,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在全球中的地位实现“双超越”,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对于人口规模在两千万以上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均水平想要赶上发达国家是十分艰难的。1978年以来,我国是人均GDP增长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提高最快的人口大国之一。这十年,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排位中,双双超越世界平均水平,向更高的目标大步前进。2014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超越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达到41.3%,高出世界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人均GDP也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达到12551美元,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4美元。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实现“双超越”,进入了世界各国竞争的“上半区”,这是质的飞跃。
经济支持教育发展的贡献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教育发展,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党中央的强有力领导下,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成立了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这十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这也是强劲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体现。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超过2万亿元,这是在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之后占GDP比例首超4%,达到4.3%,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所指出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这是很大的一件事。”此后这十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始终维持在4%以上,有力保障和推动了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迈入世界中上行列,成就斐然,实属不易。在1992-2021年间的三十年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计约为51.1万亿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2021年的数据是估计值),其中这十年的合计为35.2万亿元左右,占比约为68.8%,即这十年的合计是党的十八大之前二十年合计的两倍多。
这十年,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培养主要责任在高校。为此,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近年来一批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亮点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正逐步形成。教育部也表示,我国高等教育实力强起来了。通过“211”“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相应地,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阶段转向内涵式发展阶段。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
这十年,我国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的高学历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半壁江山”。在1978-2021年的四十四年里,我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规模总计达到12414万人,其中这十年的合计为7179万人,占比为57.8%;我国毕业研究生规模总计达到926万人,其中这十年的合计为598万人,占比为64.5%。
这十年,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显著提升,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幅占改革开放以来总增幅的一半以上。就业人员的人均GDP是衡量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指标。按照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我国就业人员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6302元提高到2021年的147120元,总增幅为140819元,其中这十年的增幅为71706元,占比达到50.9%。(该数据由作者根据历年官方公布的就业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这十年,我国GDP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而同期我国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出现“双降”,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对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十年,我国高校产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增加,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对经济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由高校获得,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各种重大科研成果的主产地集中在“双一流”建设高校身上,实现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近年来,清华大学的“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类脑天机芯片及类脑计算系统”、北京大学的“植入前胚胎发育机制与遗传学诊断新方法”、中国科技大学的“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高校所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国家“卡脖子”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明显且持续增强。
展望未来十年(2022-2032年),我国教育与经济都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稳步提高,取得更大的成就。未来十年,我国人均GDP非常有希望达到2万美元以上,踏进“入门发达国家”行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70%,进入到普及化发展的更高阶段;我国将更加接近教育强国和经济强国的发展目标,更加迫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改革创新,协调好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持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促进资源配置均衡和教育公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强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强国助推经济强国建设。
相关阅读:
【实践新论·非凡十年】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标杆和高质量发展示范者
【实践新论·非凡十年】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低碳美丽中国建设
【实践新论·非凡十年】破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梗阻,奠定高质量发展雄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