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3-02-07 09:33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光明网联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推出“理响中国之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五季”专题视频。13位党校教师以独特的青年视角,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生动鲜活的理论故事和“高颜值”的理论视频,推动广大青年与党的创新理论“共情”,打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品力作。

  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孙忆,解码如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擘画出的宏伟蓝图。

  它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呢?二十大报告用“五个世界”描绘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那是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国家之间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有了矛盾和分歧,大家坐下来,通过平等的对话协商来解决。

  那是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面对气候变化、传染性疾病等传统及非传统安全威胁,各国共建共享,互帮互助,没有冷战思维,风雨同舟。

  那是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合作共赢,财富逐渐积累,人民日益幸福。

  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有着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人们彼此间相互尊重,多种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融合、进步。

  那是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各国绿色低碳的行动下,人类把生机勃勃还给了大自然,也把健康和谐还给了自己。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五个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象化描绘。“五个世界”,也是大家共同向往的世界。正如第77届联大主席克勒希所说,在面临重大全球性危机时,人类应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正意味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人类美好未来,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实现。那么,我们中国会怎么做呢?跟大家分享4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求和平”

  和平,是各国人民最大的共同期盼。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主张和为贵,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在国际社会上,我们讲的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护的是国际公平正义。

  2021年5月曾爆发了一轮严重的巴以冲突。当时,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与各成员一道,推动安理会五次审议,呼吁各方全面遵守停火,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援助,力推巴勒斯坦问题可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的解决。在这些国际热点问题上,中国始终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我们既说公道话,也办公道事。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合时宜的冷战思维、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搞双重标准的举动,我们都会大声说“不”。

  关键词二:“促发展”

  发展,是破解各种难题的关键。如果给发展加上形容词,那就是开放的发展。在当前世界经济的海洋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是“孤岛”。开放才能创造新的机遇,走出去才能将发展迎进来。

  在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有50家企业获得了进博会“五周年突出贡献奖“。这是进博会首次为参展次数多、交易规模大的参展主体颁奖。一家德国企业的负责人拿着奖杯感慨,自家企业连续5年参展,展台面积每年都在扩大,进博会已经成为这家企业每年的“打卡地”。热衷“打卡”的不仅仅是这一家企业。今年(2022年)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其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像吉布提等一些国家也来了。参展的世界五百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80家,回头率近90%。中国进博会提供了开放合作的巨大平台,打破藩篱,大门敞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三:“重合作”

  合作,是扩大“朋友圈”的路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论我们的朋友是遥远还是毗邻,贫穷还是富有,强大还是弱小,我们都愿意与它交朋友。而且,还希望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好。

  太平洋有一个岛国,叫巴布亚新几内亚,它曾经非常希望成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但它的交通条件却并不理想。情急之下,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向中国政府寻求帮助,希望中国能帮他们建设首都的独立大道和修缮机场快速路。真朋友,就是会全力以赴、义无反顾地支持你的梦想。所以当时即使工期紧、任务重,中国还是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两国建设者共同合作施工,仅仅用了205天就顺利建成了这条友谊之路。而且,在项目开工的同时,中国也对当地员工进行技术培训。这些掌握了新技能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人继续推动当地建设和发展,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长远发展的人才源泉。

  关键词四:“谋共赢”

  共赢,是凝聚合力的目标。面对不断涌现的全球性问题,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推动善治来谋求共赢。国际上的事,跟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国际规则,跟大家一起制定和遵守。

  比如,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共同创立了新开发银行,为全球诸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筹集资金。在新开发银行里,5个金砖国家等额出资,享有平等的决策权;银行的日常经营与领导层遴选,也是在五国间达成平衡。这种规则安排在其他治理机制中是很少见到的。中国实践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生机,也为实现共赢带来了新的可能。

  如今,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能否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当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的未来一定会充满希望。

 

    出品人:杨谷 林振义

  总策划:陈建栋 孙晓莉

  总监制:吴丛丛 黄伟

  策划:蒋正翔 施墨

  监制:张晞 李澍

  统筹:韩丹 桑熙 陈航

  编辑:徐倩阳 刘梦甜

  编导:路天悦 梁爽 常世林

  设计:王爱民 杨经国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光明网联合出品

 

  相关阅读: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解码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