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何阳(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云南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正义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此期间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与行动共同熔铸的丰碑。从伟大的抗战历程来看,抗战胜利是各族人民在共同参与中实现的、在百折不挠中赢得的、在无私奉献中托起的,给国家、社会和世界的转变带来了重要影响,并对当代国家治理给予了一定启示。
抗战胜利是各族人民在共同参与中实现的
中国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在东方主战场中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中华民族浴血抗战的斗争史,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同强大的磁石,凝聚起四万万人心,形成了汉族儿女冲锋在前、其他民族同胞并肩作战的团结对外秩序。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朝鲜族战士与汉族战友共同转战白山黑水与日军侵略者周旋,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的蒙古族骑兵奋勇杀敌,云南各族群众用生命开辟滇缅公路保障前线补给,海南岛的黎族、苗族同胞坚持敌后游击战牵制日本“南进”等种种鲜活的民族团结抗战事例不胜枚举。这种全民一体、上下同心而抵御外敌的紧密团结景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象化,彰显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各族人民在抵御外敌的抗日战争面前,涵养了家国一体的民族情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疆土。倘若没有各族人民共同参与抗日战争,抗战的过程势必更加艰辛,胜利的曙光可能遥不可及。
抗战胜利是各族人民在百折不挠中赢得的
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军队配置的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的军事素养等方面,都与日本存在较大差距。在此情形下,各族人民仍然以惊人的民族韧性投身于抗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感人事迹。正面战场上的惨烈搏杀,敌后战场的灵活周旋,城市巷战的寸土必争,山地作战的艰苦卓绝,无不彰显出各族人民宁死不屈的傲骨。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蜂窝站、车轮战等作战方法层出不穷,这些战法创新是各族人民应对战争的智慧结晶。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等人民抗日武装部队的战士们并肩作战,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气壮山河的御敌史。正是这种在生离死别中磨砺出的百折不挠、愈战愈勇的民族韧性,支撑着中华民族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怀揣着必胜信念,最终迎来抗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是各族人民在无私奉献中托起的
“义之所在,天下赴之”。抗战的胜利由无数英烈的生命铸就,由各族人民的无私奉献托起。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个人得失让位于民族大义,局部牺牲换来了整体生存。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夫打东洋,工人日夜生产保障后勤,农民节衣缩食支援前线,知识分子以笔为枪唤醒民众,海外侨胞慷慨解囊捐资助战,每一份付出都是抗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因为心中有大义,奉献从来都不是停止于口号,新疆各族人民昆仑肝胆护山河,川军用血肉筑起钢铁长城奋勇御敌,广西狼兵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等场景可谓历历在目。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则有5000亿美元。直至今日,抗日战争中的伤亡人员仅有少部分人找到了真实姓名,绝大部分人共用一个名字——无名英雄,各族人民中的伤亡人员共同用生命诠释着甘于奉献、不畏牺牲的精神,谱写了抗战精神最动人的篇章。
抗战胜利的价值及其精神庚续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与共同拼搏的结果,对国家、社会和世界的转变均有着重要意义。
对国家而言,抗战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征服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摆脱了近代以来最深重的民族灾难,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与此同时,中国凭借着巨大的牺牲和顽强的抵抗,赢得了世界多数国家的尊重,国际地位得以有效提升,从而为中国走向世界并且成为世界大国奠定了良好基础。对社会而言,抗战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与高度团结,增强了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得以持续发展。
对世界而言,一方面,抗战胜利是捍卫和平的壮举,终止了法西斯国家反人类、反社会的恶行,昭示着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迎来了世界和平的曙光;另一方面,抗战胜利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典范,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而积极斗争,从而影响着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交织共生,我们需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中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分裂行为作斗争,将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塑造的团结一心、百折不挠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延续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总之,我们坚信,各族人民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将赓续发展,各族人民塑造的团结一心、百折不挠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将薪火相传,成为新时代激励中国人不断前行的力量。(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翠兰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阅读】
【永远的铭记】铭记历史,为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光明网专论·永远的铭记】汲取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的力量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永远的铭记】砥柱中流聚民心:中国共产党引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