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5-11-14 09:19

  编者按: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专题视频

  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孙羽津解读“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引言:在中国,有一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艺术最精美的石窟,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敦煌莫高窟。在这里,玉门关前吹拂了千年的春风,见证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如今,古老的莫高窟得到了全面完整的保护和深入系统的研究,数字技术更是让石窟艺术“触手可及”。

  敦煌的故事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也是国运盛衰的鲜明写照。只有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目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博物馆观众数量“井喷式”增长,数字展览琳琅满目,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可以说,千年文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说到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不妨用两句诗来概括,一句是“不薄今人爱古人”,一句是“一花独放不是春”。以建筑遗产保护为例,“不薄今人爱古人”就是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一花独放不是春”是指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这两个原则其实并不难理解。比如,我们以去年刚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中轴线为例,中轴线保护的并不是某一个单体建筑,而是要保护整条轴线上的建筑群,这些建筑有古代建筑,也有20世纪建筑。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曾有人提到中轴线上部分建筑重建或新建的问题。比如经历过八国联军炮火的天安门城楼,后来又经历了多次修缮甚至拆除重建;天安门广场上的现代建筑群,比如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那么,由这些建筑组成的中轴线能够成为世界遗产吗?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古代建筑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近现代建筑中往往带有革命文化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印记,凝结着中华民族从苦难屈辱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记忆。比如,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四周宫墙环绕,是普通百姓无法靠近的皇家禁地。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天安门建筑群的一系列变迁,象征着皇权的退场和人民的登场,见证了中国从帝制时代到现代社会的历史轨迹。同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年新建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时,我们依然遵循着中轴线整体对称格局,延续了中国理想的都城秩序,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现在,古老的北京中轴线吸引了许许多多年轻人前来citywalk打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皇家宫苑和祭祀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公共建筑,也可以感受到充满烟火气的老北京胡同、茶馆,自然也少不了各种时髦的咖啡馆、小酒馆……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它会伴随着时光的推移,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日常生活,一直延展下去。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它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比较广的,比如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还有传统医药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它们都是以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2024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由一度濒临失传的宋锦制作而成的华服惊艳亮相,火爆全场。像“锦绣之冠”宋锦这样的古老技艺,已经逐渐从博物馆里的藏品形态化身为普通人的日常穿搭,融入了当代生活。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钱小萍,通过收集宋锦残片,研究织物结构,复原古代宋锦织机,先后复制出一系列的宋锦经典。不仅如此,80多岁高龄的她博采众长,创造出“双面彩色提花织造纱罗织物”,汇集了宋锦、纱罗和少数民族织锦技艺的精华。钱小萍曾说“我不赶潮流”。其实,主张“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做市场,一方面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钱小萍,正契合了非遗保护与利用的潮流,契合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理念。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由此可见,非遗传承人不仅肩负着延续传统使命,而且还不断地将个性创造融入到传承实践活动之中。如果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侧重“见物”,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要侧重“见人”,要做好人的工作,让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有传承。我们国家从2007年开始,先后命名了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规模已接近4000人,非遗的传承力量在不断壮大。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我国锦绣山河上遍布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有力见证。让我们共同努力,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时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让新时代文化遗产事业无愧古人、滋养今人、流传后人。

 

  相关阅读: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理响中国·文化旗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 责编:刘梦甜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提高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根本举措,更是打通文旅消费堵点、提升消费质量、激发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2025-11-05 10:52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在宏伟蓝图指引下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丰富国际理念、落实行动计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民族复兴新境界,铸就了中国国际地位历史性提升的坚实根基。
2025-10-31 09:42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