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首页> 理论频道> 光明独家 > 正文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3-02-16 09:39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光明网联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推出“理响中国之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第五季”专题视频。13位党校教师以独特的青年视角,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生动鲜活的理论故事和“高颜值”的理论视频,推动广大青年与党的创新理论“共情”,打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品力作。

  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曲鹏飞,解码如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呢?

  自古以来,干成一件大事需要完成四大任务:第一,建立强大的指挥体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第二,具备匹配战略目标的能力,士气高昂,兵精粮足;第三,对风险挑战有充分的准备,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第四,建立稳定的大后方,万众一心,民心可用。

  新时代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也需要完成一系列战略任务。首要的任务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实施更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15年3月,也门国内安全形势急剧恶化,当地中国公民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正是在党中央统一指挥下,中央军委、外交部和当地中资企业通力合作,中国驻也门大使馆仅用3天时间,把分散在也门全国各地的613名中国公民全部聚集到撤侨港口。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仅用40小时就到达撤侨港口。在别的国家还没启动撤侨计划的时候,中国公民已经搭乘本国军舰踏上了回家之路。也门撤侨充分证明,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党中央的决策精准、高效、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安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需要统筹好、处理好不同性质、不同领域的国家安全工作。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正在形成。

  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这第二个任务就是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俗话说,练武要“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既要练好精气神,又要练成强壮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怎么练好国家安全工作“精气神”呢?这就要求我们坚定地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政治安全的核心是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冷战虽然结束很久,但是有些国家的冷战思维依旧,积极推动“颜色革命”,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从未停歇。我们必须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只有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那么,怎么练好国家安全工作的“筋骨皮”呢?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掌握重点领域国家安全的主动权,惊涛骇浪面前有底气。我国是一个大国,要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国家安全领域,就不能留下被对手“一击破功”的命门。比如,当前世纪疫情叠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粮食危机”不断加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业安全又是粮食安全的前提。目前我国大豆亩产低,玉米种业对外依赖程度高,重要的高端蔬菜种子仍需要大量进口。我们的种业安全,不容盲目乐观,必须保证清醒冷静。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在“一粒种子”上下足功夫。

  越是高手,对危机的嗅觉就越敏锐,处置就越高明。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这就给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第三个任务——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维护公共安全,就像维护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要做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所谓“未病先防”,就是风险想在前、漏洞补在前、准备做在前。比如,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本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受灾人次高达3亿。只有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不断强化应急培训演练,才能在大灾面前稳住大局,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所谓“既病防变”,就是对已经暴露出来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进行专项整治,下猛药去沉疴。比如,前年来电信网络诈骗一度猖獗,杀鱼盘、杀鸟盘、杀猪盘等各种骗术层出不穷。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全国就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开展专项行动。当年国家反诈中心拦截诈骗电话15.5亿次,诈骗短信17.6亿条,紧急止付涉案资金3291亿元,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69万余名,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武林高手过招拼到最后靠的是内力,大国竞争的深层基础靠的是社会治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多既是我们发展的优势,但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挑战。这就给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了第四个任务——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些年,从“早看窗帘晚看灯“,关心空巢老人安危的社区志愿服务者,到走街串巷联系群众,用“小网格”串起“大安全”的网格管理员。从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到第一时间到场保护群众的“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我们维护人民安全、保障人民利益的举措越来越抓在细处、干在实处。

  同时,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还要依靠人民的伟力。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说北京城里有四大神秘力量,分别是“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和“丰台劝导队”。他们耳聪目明,嫉恶如仇,帮助警方破获多起大案要案,同时“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四大神秘力量”正体现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将人民群众的力量汇聚成了保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我们必能汇聚磅礴之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让新时代每一位中国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出品人:杨谷 林振义

  总策划:陈建栋 孙晓莉

  总监制:吴丛丛 黄伟

  策划:蒋正翔 施墨

  监制:张晞 李澍

  统筹:韩丹 桑熙 陈航

  编辑:徐倩阳 刘梦甜

  编导:路天悦 梁爽 常世林

  设计:王爱民 杨经国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光明网联合出品

 

  相关阅读: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解码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如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 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党校公开课】新时代如何保持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