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论慕课】刘建飞:在推进全球治理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本课主题】

  在推进全球治理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主讲嘉宾】

  刘建飞,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战略、大国关系、中国外交、美国外交。

  【文字实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将之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这表明,继续在推进全球治理及其体系改革和建设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全球性问题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化,恐怖主义、核扩散、气候变化、金融稳定、网络安全、大规模传染病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安全、发展和命运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与挑战,世界面临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此外,随着人类开发极地、深海、太空,这些原来的“公地”如何治理,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对这些威胁与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更需要大国发挥引领作用。然而,曾经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西方大国,或者是显示出能力不足,拿不出有效的治理方案。与此同时,世界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特别是中国已经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期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中国在治国理政上有许多好的经验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愿意倾听中国的声音。

  中国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既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途径。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引领全球治理上不会走西方大国的老路,决不搞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中国的全球治理观是共商共建共享。在这种全球治理观指导下,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二是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权和发言权。

  在全球治理机制建设上,中国除了重视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外,近年来,中国注重推动三个重要机制的建设。一是二十国集团。这个崛起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组织囊括了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其中一半成员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代表性很强。而且它正在成为重要发达国家和重要发展国家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二是金砖国家。这个国际组织自成立后越来越活跃,已经成为重要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合作的最主要平台。三是“一带一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是秉持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因此,“一带一路”极有可能成为推进全球治理的一种创新模式。

  当然,中国在推进全球治理上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需要把握好给力与量力的关系。2016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发表了重要讲话,论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战略方针。他特别强调:“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战略方针,其要义就是要统筹好积极参与、承担国际责任与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就是给力与量力的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崛起中的大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要积极作为、给力,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是,中国毕竟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实力还相当有限,与西方大国的实力差距依然十分明显。所以,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时必须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特别是要避免使自己成为国际矛盾的焦点。中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首要任务还是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因此,参与全球治理要与国内发展统筹兼顾,切实践行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的理念。

  要统筹好给力与量力的关系,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因此就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