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实践新论】汇聚各方智慧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五年规划贯彻落实
首页> 理论频道 > 正文

【实践新论】汇聚各方智慧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五年规划贯彻落实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12-07 09:5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强大力量,中央网信办与光明日报社共同组织“实践新论·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答卷”网上理论传播专栏,陆续在光明网推出系列理论评论文章和新媒体产品,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宝贵经验,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色和优势,读懂和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盘和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在具体操作中,该纲要通过19个篇章进行细节阐述,包括创新驱动、强大国内市场、数字化发展等。

【实践新论】汇聚各方智慧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五年规划贯彻落实

(漫画/张婷婷)

  涵盖全社会主体,需要多主体紧密合作

  “十四五”规划涵盖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远景目标,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将美好蓝图切实转化为发展实效。

  从公共部门来看,在提升国民素质、增进民生福祉等章节,“十四五”规划对教育、养老、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更好地扮演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等薄弱环节,丰富人才供给结构等。

  从生产部门来看,“十四五”规划中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等内容,都是社会生产角度的规划。“十四五”再一次强调了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性,将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

  从城乡角度来看,城乡间的资源流动和劳动力转移仍存障碍,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强城乡合作,尤其是县区和市区的合作。同时,根据情况采取省直管县、撤县设区等方式加强区域内部和跨区域的城乡合作,调动城乡各主体的活力。

  从区域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时代加快了资源流通速度,进一步体现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即便各省、各地区均已经发布了自己的“十四五”规划,但“十四五”规划的实现绝不是各省的单打独斗,而是各地区的有机合作,通过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促进全社会的发展。

  因此,要实现五年规划,离不开多主体紧密合作。一方面,创新驱动发展仍是关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通产学研一体化渠道,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与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生产企业的合作,让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生产变革的成果转化渠道更顺畅。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建设数字中国,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形成数据共享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强化相关制度,探索两权分离的流转模式,同时更需要消除各主体间的流通壁垒,将分割的数据孤岛串联起来。此外,加强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在公共领域的合作,不失为一种提高公共领域的市场效率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的方式,让公共领域给私营部门提供更大空间。

  做好激励相容,实现效率最大化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定理——科斯定理,根据定理含义,在完全契约的情况下,即便我们一直在努力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客观来说,不完全契约仍然是常态。这也就意味着,要在这种情况下让社会各主体加强合作,达到效率,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规制和设计。

  笔者认为,要做好激励相容。激励相容,简单来说,就是让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按照契约的另一方的意愿行动,使得双方都能趋向效用最大化。比如,在生产方面,企业往往具有信息优势,所以政府应当给企业更多生产自主权,用负面清单的逻辑进行监管,将社会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公共领域,可以将公共服务中可盈利的部分拆分给企业,之后通过税收补贴、服务购买等方式进行利益返还,将企业的盈利目标和公共服务质量融合在一起,比如一些地区进行的农废污处理的PPP项目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将更有利于实现各主体效率的最大化,更好实现“十四五”目标。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科学的统筹规划。这个目标体系的实现,需要发挥社会各主体的能动性,汇聚多方智慧,形成合力。(盘和林)

  

  相关阅读:

  【实践新论】共同富裕及其实践议程

  【实践新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有“方”

  【实践新论】走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大路上

  【实践新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要义和显著优势

  【实践新论】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不断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实践新论】强化社会保障价值遵循,推进共同富裕

  【实践新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

  【实践新论】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

  【实践新论】在新的历史高度更加清醒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实践新论】福利体系视野下的三种分配:通向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

  【实践新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实践新论】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实践新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要义与优势

  【实践新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社会基础

  【实践新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实践新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

  【实践新论】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实践新论】以绿色铺就共同富裕之路的底色

  【实践新论】奋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实践新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

  【实践新论】提升财政对国家战略规划的支撑保障

  【实践新论】从中西比较的视域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与优势

  【实践新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有言更有行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